“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在上级单位的结对帮扶下网上平台配资,黎灿学校从“科创教育零基础”逐步成长为县域科创教育示范校。
近日,在省“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南雄市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南雄市黎灿学校受邀参加粤港澳科学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大湾区科学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交流会议,并成为联盟成员单位之一。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导中心联合粤港澳三地教育主管部门、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共同发起,汇聚了诺贝尔获奖者费林加院士、中国科学院武向平院士等顶尖专家,聚焦“科学教育生态体系构建”核心议题,推动三地科学教育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
黎灿学校此次走进大湾区核心会场,是“百千万工程”教育帮扶中“优质资源下沉、校地协同共进”的直接成果,更是帮扶成效从“资源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跨越。
在硬件建设方面,依托帮扶资源,学校正推进总面积超200平方米的科创空间建设,涵盖人工智能主题体验区、创客制造功能区、科创赛事集训区等四大功能区,配置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Arduino创客套件等专业设备,建设后不仅能满足日常教学,更能支撑学生参与全国、省级学生科学素养等赛事,实现“学、练、赛”一体化。
在专业指导方面,帮扶单位精准对接需求。大会结束后,广东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指导中心将派遣专家团队赴校实地调研,为科创室建设方案“量身优化”,这正是“百千万工程”中“专家下沉、一校一策”帮扶模式的体现。如今,学校已组建2支无人机社团、3支机器人兴趣小组,近百名学生通过普及课接触人工智能技术,科创教育从“小众体验”变为“普惠课程”。
参会期间,黎灿学校主要负责人全程参与联盟会员代表大会、大湾区科学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交流会、平行论坛等环节,聆听顶尖院士关于“科学教育未来方向”的主旨报告,并分享了题为《以思维之力,撬动科学+》的科学教育经验,更与粤港澳多地名校、科技企业建立联系,为后续引入优质科学课程资源、邀请高校科学教育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对接科学教育普及普惠及前沿赛事指导渠道奠定了基础。
从县域学校到湾区科学教育生态的参与者,黎灿学校的成长是“百千万工程”教育帮扶“输血+造血”的缩影。“过去,粤北山区学校在科学教育上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了大湾区资源平台,有了‘百千万工程’帮扶的持续助力,学生们能接触的科学世界更广阔了。”黎灿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加入粤港澳科学教育联盟为契机,依托帮扶单位搭建的“县域-市域-湾区”资源链,将科创空间打造成“百千万工程”示范基地,并逐步面向南雄市周边学校开放体验课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科创教育之花”在粤北山区绽放。
文、图|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南宣网上平台配资
锦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